為什麼談「養老」而不是「退休」
現在的工作世界越來越多元,要找到一份「一輩子穩定的工作」已經不太可能。
反過來說,能把自己喜歡或擅長的事情轉成收入的機會反而更多。只是,只靠單一工作,要同時支撐生活開銷、儲蓄、退休金、家庭支出,真的越來越難。
所以我覺得「退休」這個詞已經越來越不準確。
對我來說,65 歲以後的人生不是終點,而是進入「養老期」──
這階段可能還會工作,只是月收入不一定夠支撐生活,必須靠過去累積的資本補上差額。
如果身體健康、還想動腦,那就繼續用自己的方式活得有價值。
2025 年台灣的關鍵數據
這幾年陸續更新的官方資料裡,我整理出幾個我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基準值:
- 法定退休年齡:65 歲(自 2026 年起,勞保老年年金請領年齡全面統一為 65 歲)
- 平均壽命:80.77 歲(男 77.42、女 84.30)
- 推估養老期:65~85 歲,共 20 年
- 薪資現況(2025/09):
- 經常性薪資中位數:38,632 元/月
- 平均經常性薪資:48,110 元/月
- 平均總薪資(含獎金):57,452 元/月
- 近七成受雇者薪資低於平均數
看到這些數字,大概就能理解為什麼我認為「副業會越來越常態」。
我給自己的設定參數
- 養老期:65~85 歲(20 年)
- 養老定義:收入不穩定或不足,靠「過去的資本」補足生活費
- 財富累積期:30~65 歲,共 35 年(30 歲前都算在投資自己)
- 基本開銷估算:
- 生活費:2 萬/月(衛福部「111年老人狀況調查」結果顯示,65歲以上高齡者每人每月平均生活費約16,793元)
- 醫療與照護:1 萬/月
- 合計:3 萬/月 × 12 × 20 年 = 720 萬
- 安全緩衝:設定目標資產 1,000 萬(2025 幣值)
- 通膨假設:年 3%,35 年後相當於 2.814~2.898 倍
→ 1,000 萬現值 ≈ 2,814~2,898 萬未來值 - 投資報酬率:年 5%(月利率約 0.4167%)
用年金終值公式反推,每月需投入:代入 FV = 2,814~2,898 萬,r = 0.004167,n = 4201 FV = P × ((1+r)^n - 1) / r 2 P = FV × r / ((1+r)^n - 1)
→ 每月需存約 2.4~2.5 萬元(年約 30 萬) - 薪資預算:若能存下薪資的 50%,年薪需達 60 萬(約月薪 5 萬)以上才有餘裕。
養老 20 年的開銷試算
| 類別 | 每月費用 | 年費用 | 20 年總額 |
|---|---|---|---|
| 生活支出 | 20,000 元 | 240,000 元 | 4,800,000 元 |
| 醫療照護 | 10,000 元 | 120,000 元 | 2,400,000 元 |
| 合計 | 30,000 元 | 360,000 元 | 7,200,000 元 |
這只是「基本盤」。
醫療支出、長照、家人協助、旅遊、通膨……這些都會讓開銷再往上跑。
所以我把 720 萬視為「最低底線」,實際目標抓 1,000 萬比較安心。
通膨與投報的現實
- 通膨年 3%,35 年後購買力只剩 約 36%
- 1,000 萬現值 → 未來要 2,814~2,898 萬 才能買一樣的東西
- 若能維持年報酬率 5%,並堅持 35 年,每月存 2.5 萬左右,理論上可達標
- 但若報酬率偏低或有中斷期,差距可能拉開 200~300 萬
這也是我為什麼堅持把這筆「養老金」視為長期投資,而不是短線理財。
薪資結構的現實與多元收入的必要
根據主計總處資料,2025 年的薪資中位數仍不到 4 萬。
雖然平均總薪資來到 57,452 元,但這是被少數高薪族拉高的結果。
近七成受雇者低於平均數,代表多數人若只靠正職,根本撐不起長期儲蓄。
所以我的策略是:
- 主業穩定現金流:維持生活與社保
- 副業與技能變現:用專長或興趣創造額外收入
- 長期投資:紀律投入、降低情緒干擾
- 健康維護與學習:讓自己能工作更久、保持競爭力
我的實作筆記
- 年存 30 萬節奏(拆成月 2.5 萬、雙週轉入)。
- 優先建立 6–12 個月緊急預備金。
- 長期投資報酬假設年化 5%,以 ETF 為主。
- 每年固定檢討一次儲蓄率、報酬率與生活支出。
- 健康與技能是最重要的資產,讓 65 歲之後仍能「用喜歡的方式工作」。
結語:這只是我的版本
這篇筆記只是我用 2025 年最新數據,重新對自己的人生財務做了一次推估。
每個人的出發點、家庭責任、風險承受度都不同,沒有所謂的「標準答案」。
養老,不只是金錢的問題,更是選擇如何生活的問題。
能活得對得起自己,這筆帳才算真的划算。
附錄:本文參考基準
| 項目 | 數據來源/年份 | 數值 |
|---|---|---|
| 法定退休年齡 | 勞動部公告(2026 年起統一 65 歲) | 65 歲 |
| 平均壽命 | 內政部 113 年簡易生命表 | 80.77 歲(男 77.42、女 84.30) |
| 養老期 | 自訂參數 | 65–85 歲(20 年) |
| 養老底線費用 | 衛福部老人生活費平均+醫療費假設 | 每月 3 萬,共 720 萬/20 年 |
| 通膨 | 年 3% | 35 年後約 2.814~2.898 倍 |
| 投報率 | 年 5%(月 0.4167%) | 每月需存 2.4~2.5 萬 |
| 薪資中位數 | 主計總處 2025/09 | 38,632 元 |
| 平均總薪資 | 主計總處 2025/09 | 57,452 元 |
| 低於平均薪資比例 | 主計總處統計 | 約 70% |